处暑到了,要注意这些事

发布时间:2020-08-10 来源: 浏览量:1594

2020年8月22日是处暑日,这个节气意味着什么呢?

每年公历8月22日或23日节令交处暑。这时太阳运行到黄经150°,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申的方位,也就是西南方。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七月,又叫申月。十二消息卦中为否卦,卦象表示天地阴阳平衡。

处暑天气开始由热转凉,虽然中午时还会感觉较热,但早晚已有凉意了。这时的昼夜温差较大。随着降雨量的减少,“一场秋雨一场凉”,但昼暖夜凉的条件却对农作物果实的干物质的形成和积累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处暑禾田连夜变”,说明这时的庄稼成熟得特别快。“处暑满地黄,家家修粮仓。”大田里的高粱、玉米、胡麻、芝麻等都相继成熟了,等待人们去收获。农村的大场上,农民们正把收割回来的庄稼碾压、扬场,装入袋中,就要颗粒归仓了。

农民们怀着丰收的喜悦在大田中劳动。旧时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戍日或秋分前后要举行“秋社”活动,主要就是庆祝丰收、祭祀农神和先祖。有的地方要搭戏台请戏班子唱大戏;有的乡村还要自己穿上节庆服装敲锣打鼓,以各种形式来表达欢快的心情。有的还将新收的水果或新粮制成的食品摆放在门口供路人品尝。




养生专家们建议,“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日子就要到了。处暑过后天气逐渐转凉。但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的现象却越来越明显。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体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而这时的养生方式也要做相应的调整,才能起到节气养生的功效。

在起居上,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这时首先要调整睡眠,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而季节转换之际,昼热夜凉之时,冷热变化无常,要注意随时增减衣服,以防感冒,既要注意“秋冻”,又不可太过。此乃处暑起居养生之要。



陆游有诗曰:“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秋季正是各类瓜果蔬菜大量成熟上市的时候,冬瓜、南瓜、丝瓜、黄瓜……品种繁多、物美价廉。此时又是天气凉爽,食欲大开之时,面对营养丰富的新鲜瓜果蔬菜,谁都会生出大吃一顿的愿望。顺应秋气收敛的自然特性,趁此时多吃些滋补性食物,补充能量、补益气血,弥补夏天的消耗,为严冬打下基础。

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尤其是老鸭,其性偏凉,补而不燥,是秋令进补中不可缺少的原料。




处暑时节时值初秋,天气变化无常,最好在晚上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并注意适当午休,保养精气。此外,在处暑时节,睡觉时还要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以防脾胃受凉。白天只要室内温度不高,最好不要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风涤荡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室内可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文竹等绿色植物,可以起到调节室内空气、增加含氧量等作用。

返回顶部